English
简体中文
繁體中文
العربية
Pусский
Español
한국어
Türk dili

» 知識中心 » 知識分享 » 為什麼在極低風量下過濾效率反而降低:基於過濾機理的解釋

為什麼在極低風量下過濾效率反而降低:基於過濾機理的解釋

發佈時間: 2025-05-14     來源: 本站

人們普遍認為,風量越大,面風速越高,過濾效率越低。換句話說,降低風速應當有助於提高過濾效率。

然而,在實際測試中(例如風量為500 m³/h 的工況),我們卻發現:風速降低時,過濾效率反而下降了。本文嘗試從過濾機理的角度,分析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。值得一提的是,這種現像在一些過濾行業的資深工程師中也有共識,本文將結合行業觀察進行探討與分享。

1. 過濾機理及其與風速的關係

過濾器的工作依賴以下幾種顆粒捕集機制:

理論上,較低風速應當增強以擴散為主的捕集機制,從而提高對MPPS(最易穿透粒徑)顆粒的過濾效率。

2. 為什麼在極低風速下效率反而降低?

儘管理論上有優勢,但在實際中,以下物理機制會導致效率在極低風量下出現下降:

a. MPPS 向更大粒徑偏移

當面風速降低, MPPS 可能偏移至更大的粒徑區間(如接近0.3 μm)。

擴散捕集作用減弱,慣性捕集也未充分發揮,導致總效率下降。

b. 顆粒沿氣流繞過濾材纖維

風速過低時,空氣流動更趨於層流,流線穩定。

顆粒可能沿氣流線穿過纖維之間的空隙而未被捕捉,尤其在纖維間距大、孔徑較大的過濾材料中更為明顯。

c. 濾材不適合擴散主導型機制

某些玻纖材料設計用於標准或中等風速條件下。

在低風速下,擴散機制無法有效主導過濾過程,導致效率下降。

d. 氣流偏流或顆粒分佈不均

低風速下氣流缺乏擾動,氣溶膠在過濾器面前分佈不均。

可能造成局部區域顆粒濃度偏高或偏低,影響整體效率表現。

e. 濾材厚度不足或結構過薄

某些薄型過濾器在低風速下,雖然顆粒停留時間變長,但顆粒路徑集中、不偏轉,無法充分接觸纖維,過濾效率反而下降。

3. 結論

儘管理論上低風速應提高過濾效率,但實際過濾性能受到濾材結構、 MPPS 分佈及空氣動力學特性等多因素共同影響。

在某些設計結構或材料條件下,當風速過低(如 500 m³/h )時,過濾效率反而出現下降。

因此,在非標準風量下測試過濾器時,應結合過濾機理進行全面分析,而不能僅以測量值作絕對判斷。

*如需了解更多關於 HEPA/ULPA 過濾器測試的專業信息,或定制適用於特定工況的過濾解決方案,歡迎聯繫我司技術團隊。


SCPUR:先進的檢測解決方案
             ——穩定、便捷、實用、升級、可靠

聯繫我們

版權所有©2021

  |  支持leadong.com  |  網站地圖